首邦市子文华小前身是双溪丁宜子文华小创办于1939年。当时当地的侨领有鉴于华人子弟接受母语教育的重要性,毅然创办了子文华小。主要的创办人有孙成焕、林成踏、张华和陈文贤等人。他们组成了董事会,首任董事长是孙成焕。董事们首先向园主征求了一间办公楼作为教室,校址是在现今的树胶厂后面。接着董事部聘请了曾华生作为第一任校长兼教员。创校时约有学生 50 人。当时校方每月向每位学生鸠收 2 元 5 角的学费,不敷之数由董事们和热心人士捐助。
1942 年,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,学校也跟着停办。和平后,学校才恢复开办。不过校址已搬迁到现今的民众会堂。1962 年学校接受政津贴,校名改为子文国民型华文小学校,学生开始豁免缴学费。
1972 年初,教育局派来一位正式的校长,毛京鹤先生。重建新校舍的工程也在这一年开始动工。这座耗资约三万元的新校舍,在 1973 年落成。新校舍竣工后全校师生便搬进一个崭新的学习环境中上课。至 1975 年,本校终于成为一所完整的小学,只是各班的学生不多,只好把六年级复级合成三班来上课。在同一年学校奉命成立家教协会。首届主席为刘江玉先生。本校经过数十年来的挣扎、建设与发展,逐渐成为规模与设备稍完善之际,却面对学生来源短缺的棘手问题。由于当地圆丘不断把胶树翻种成油棕,再加上锡矿业又处于冬眠状态,因此华裔劳工日益减少,进而直接使到本校学生人数一年比一年减少。至 2000 年时仅剩 13 位非华裔生。当时,在 YB 拿督李华民与其助理谢锡麟的穿针引线及劳苦奔波之下,同时得到前任副教育部长 YB 拿督冯镇安博士大力协助下,终于获准迁校。迁校条件之一是董事部必须寻找校地筹款建校。2000年 10 月 27 日,雪州教育局批准子文华小在 2001 年迁移到首邦市并借用 SS17 区国小校舍开办三班一年级,学生人数共 149 人。